股票市场杠杆
历时半个月,奥浦迈终于回复了监管的问询函。
6月初,奥浦迈曾公告将以14.5亿的对价收购澎立生物,随后监管便对此次并购交易的必要性进行了问询。据奥浦迈解释,此次并购可以助力其抢占早期管线,且可使其客户结构多元化。
据奥浦迈披露,在14.5亿的对价中,有7.1亿需要现金支付,几乎耗尽了奥浦迈账面的货币资金。
而在业绩方面,近年来奥浦迈业绩逐年下降,3年业绩下滑了80%。在自身业绩尚未企稳之际,奥浦迈抛出了14.5亿的收购案,究竟是福是祸?
行业低谷竟成并购的好时机
6月21日,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奥浦迈”)就收购澎立生物医药技术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澎立生物”)回复监管问询。月初时,奥浦迈曾公告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澎立生物100%的股权,交易价格14.51亿。
不过,对于奥浦迈的此次并购,其内部亦有分歧。据奥浦迈公告,在董事会审议时,独立董事陶化安认为奥浦迈现阶段不具有并购的必要性,因此持否定意见。奥浦迈的此次并购也引来监管的问询,询问此次并购交易的必要性和整合安排。
在回复函中奥浦迈认为,通过并购整合,奥浦迈可以打通从“早期研发到临床前中后期及商业化生产”的全链条服务。
公开资料显示,奥浦迈的主营业务是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,其主要产品包括CHO培养基、定制化培养基产品、生物制药委托开发生产等服务,客户以中后期项目为主。而澎立生物则是一家主要聚焦于临床前药物发现的CRO公司,业务处于产业链的前端。
除此之外,奥浦迈表述由于其客户主要以国内大型药企和欧洲、亚洲客户为主,而澎立生物的客户结构中,中小型biotech和北美地区国际药企占比更高,并购后可以让奥浦迈的客户分布更加多元化,降低对单一产品的路径依赖。
奥浦迈更在回复对此次并购交易的核心逻辑进行了详细阐述,奥浦迈目前的收入主要依赖培养基,2024年培养基为奥浦迈贡献了超7成的收入,而在这一领域奥浦迈面临着国内外品牌的双重挤压;因此奥浦迈认为布局早期管线和新增客户成为破局关键。而奥浦迈认为目前行业处于相对底部的阶段,是并购的好时机。
业绩低迷,连续三年逐年下滑
据奥浦迈披露,在14.51亿的交易对价中,有7.1亿需要现金支付。反观奥浦迈的资金情况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奥浦迈账面货币资金余额7.37亿,刚好覆盖此次交易对价的现金部分。
除此之外,奥浦迈还有4.5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,如果按照广义的货币资金计算奥浦迈拥有11.87亿的货币资金。不过,7.1亿的现金交易对价,还是花掉了奥浦迈6成的资金。
业绩方面,近3年奥浦迈业绩不增返降,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奥浦迈的盈利从1.05亿降至0.21亿;今年一季度,奥浦迈实现归母净利润1466.80万,较去年同期下滑25.08%。
而标的澎立生物方面,在2023年曾经冲刺过科创板。据招股说明书披露,截至2022年下半年澎立生物的业务已经涵盖了40余种疾病、构建自研疾病动物模型数量超过1500种。
彼时澎立生物计划募集资金规模为6.01亿,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超过 25%,如按25%的发行比例估算,澎立生物彼时的估值约为24.05亿。
不过,这家曾经冲刺过科创板的企业同样面临着增长困境。数据显示,2024年澎立生物实现归母净利润4450.88万,较2023年的5975.54万下滑了25.52%。
从股价来看,市场对奥浦迈的此次交易或抱有期待。走势上股票市场杠杆,奥浦迈股价全天呈波动上升,截至6月23日收盘奥浦迈每股报收38.49元,全天微涨1.29%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实盘配资app_杠杆炒股app_股票配资app观点